在千年文坛上,李煜在“游手好闲”的问题上的确达到了极致。提到他,很多人想到的是三十多首诗,而不是他当皇帝时的所作所为。
虽然只要30多首。不知道有没有朋友会觉得有点惊讶:就这么一点点吗?对!他只要这30件作品可以确定是他的作品。他在文坛的作品加起来也就几千字,类似于一篇漫笔。正是这几千字让李煜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有人说从这个视点来说,他比苏轼、辛弃疾强,不论这句话是真是假,我总觉得有些词,比如苏轼, 辛弃疾、柳永,写不出来是因为看不懂李煜心里的悲伤。不信?看李煜歌曲《相见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作者.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孤寂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首诗能有千古名句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有多少学者因为只用一句名言写前史而出名。但是假设你看看李煜,这个词,有四个语句,没有一个不是古代出名的语句。是一般文人能做到的吗?
整个词开始很美。“无言独上西楼”中“无言”暗写词人的愁情,“独上”暗写的是孤单,这四个字都是叙事,每个字又都是寄情,没有一个是可以改变的。从天上的月亮写到人世的深院,很有层次。月亮是不满意的如钩月,深院是清秋下惨淡的宅院,梧桐是孤寂的树儿,这满眼秋景没写一个“愁”字,个中愁闷却浓得化不开。
第二部分,从风景到情感,是对“愁”的教科书式解读,充分证明了李煜可以自由运用诗歌。首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句话完美地指出了他的愁闷,他的心境杂乱如丝,生动地刻画了自己的心里。这个比喻不僵硬,美得如此天然。
落笔更是好到极致。但偏偏没有被发现,反而被形容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写法很美好。就是咱们常说的“看看穿不说破”。欲说还休也是一种胜境。关于这九个字,一般词人写不出来,也就是他能写出来。
所谓“别是一般”是因为李煜的愁闷本就与其他文人不相同。千年文坛,有因牵挂而愁的李清照,她的愁是“这次序,怎一个愁字了得”,很直接;有因不得志而愁的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仙的愁可借酒消。除此之外,还有为朝事忧愁的陆游、辛弃疾,因家国而忧愁的杜甫。但这些愁与李煜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都不相同。因为李煜的这般愁闷,有思念爱人的牵挂,有失了江山的惋惜,有对未来的忧虑,它不是单一的愁,而是一般文人体会不到的苦。
这首词是李煜的一首封神之作,宋、元、明、清等多位名家都对它推崇备至。读多了李煜的词,会发现一个很大的特色:他能用最简单的字,写出一字不可改的作品。这首《相见欢》通篇没用任何典故,甚至一个难了解的字都没用,读一次就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却照样能成为后世模仿不了的经典,这就是词中之帝的笔力。
许多人说李煜是一个被王位耽搁的诗人,我不同意。假设没有从皇帝到囚徒的人生阅历,李煜或许一直在写以前的花间词,这显然是文坛的巨大损失。一代帝王“游手好闲”,出了三十多部名作,这是文坛的幸事!
李煜词传,苏轼洒脱,稼轩豪宕,李煜悲怆,纳兰情深
在宋代词人中,最灿烂耀眼的有三个: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而宋代之前词人的巅峰,那无疑是李煜。这些词人都在泱泱华夏的文明前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读的这本《李煜词传》中选取了李煜终身中所作的词和诗。可贵的是,这本书还以李煜的词为主题,从其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布景动身,对他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化的分析,再现了李煜在诗歌上的造诣与作为皇帝的悲痛形象。
读苏轼的词,可以医心;品苏轼的人生,让人奋发。
这套书中还有一本《苏轼词传》,其间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让我真实了解他的终身,读懂了他的奔放。当我走近这位“性情中人”,再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便有了一种“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念、豁然与洞明。
文笔绮丽而不浮夸,如此心静方能品人世至味。书中用唯美厚意的妙笔将苏轼的终身娓娓道来,既丰盛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体会到他作词时的心境,然后愈加了解这位诗词咱们的超逸心境。
除此之外,还有《李清照词传》《辛弃疾词传》《纳兰容若词传》《李煜词传》《仓央嘉措诗传》。这套书不仅包装精巧,更是根据人物的不同布景和形象设计了美丽的封面,纸质也很精巧,阅读起来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
《李煜词传》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并能《李煜词传》从中感悟到咱们风范的人生哲理,实在是个机会呀!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出名诗人,本籍河内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拿手诗歌写作,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出自唐·李商隐《无题二首·昨夜星斗昨夜风》。《昨夜星斗昨夜风》是一首爱情诗。我身上没有像彩凤那样的一双翅膀,因此不能飞到你的身边;但是咱们相爱的两颗心却如同灵异的犀牛角相同,彼此感应,互相相通。
2、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出自唐·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诗句描绘嘉陵江水在清雾明月的笼罩与衬托下与碧波彼苍融为一体的美丽风景。
3、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出自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荷叶长成之时,就是“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春暮季节;荷叶枯萎之时,便是“西风惨淡冬风起”的深秋节候。诗句描绘春去秋至的感伤之情。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吐蚕丝,绵绵不断,直到死去丝才吐尽;蜡烛流烛泪,滴滴不停,只等燃尽泪才流干。
5、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
出自唐·李商隐《无题》。亦,也。春风,春风。诗句描绘男女离别的悲苦之情。前句直言其意,后句以百花凋零、春风无力的景物描绘,从意象上补足前句的意蕴,然后以景衬意,益显其离别的苦痛。
6、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
出自唐·李商隐《题郑大有隐居》。石梁,指石桥。樵路,上山打柴的小路。前句写月光穿桥、清辉如泻之景,后句写小路细细、直上云天之状。
7、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出自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干戈,指代战争。此二句写人生分别之苦。“人生何处不离群”,以激问的方式,凌空起势,表现出一种关于离别的达观情绪。但是,紧接着又以“世路干戈惜暂分”相承,以“欲擒故纵”之法,一下子就将离别朋友(杜甫)的忧伤之情推到了极点。因为这次离别不是一般的原因,而是因为战乱的原因。一般的离别还有或许相见,而战乱情况下的分别,往后是否还能相见,就令人忧心了。
8、虹收青嶂雨,鸟没落日天。
出自唐·李商隐《河清与赵氏昆仲宴集得拟杜工部》。嶂,挺立险恶如同屏障相同的山峰。没,消失。诗句描绘雨后彩虹出、远山雾气收、鸟飞落日中的情景。
9、落日无限好,仅仅近黄昏。
出自唐·李商隐《乐游原》。《乐游原》是一首登临遣怀之作,是诗人因心境不畅于黄昏时分登临乐游原旅游解闷时触景生情而写的。
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分,红霞满天,风景异常夸姣;只不过这个时分已经接近了黄昏,夸姣的风景就要很快消逝了。
10、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出自唐·李商隐《楚吟》。楚天,此指古楚国地区。宋玉,战国时代楚国文学家。亦,也。此言楚地多雨,令人忧愁。